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溫肇東 〈訪古知今、老街再造,大稻埕如何開創全新面貌?〉

經理人月刊2016.03〈訪古知今、老街再造,大稻埕如何開創全新面貌?〉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溫肇東教授
「食」與「衣」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人類老祖宗在工業革命以前幾乎都在為這二個基本需求奮鬥。二百年前工業革命也是始於紡織機的發明,近代很多國家工業化的歷程也是先著手這二個產業的發展。依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的演進,每個社會在逐漸富裕之後,所得中花在吃穿的比例才會下降,轉為追求其他產業的發展及消費。
政大企業史團隊在二年前有個機緣,希望對這二個和民生攸關的行業做一個歷史的回顧。這二個行業在台灣發展的過程中,分別承載了賺取外匯及創造就業的重任。從剛光復時的蔗糖,之後的香蕉、鳳梨、洋菇、蘆筍農產出口及罐頭加工;紡織則從六、七0年代起,一直到上世紀末都是台灣創匯的重要來源,也是很多企業集團第一桶金的來源。
綜觀臺灣紡織業的發展,最早可追溯至清領時期。臺灣本身因其特殊的移民社會結構,以及原料方面的缺乏,未出現有規模的紡織生產,所需布疋與民生物資多仰賴中國及海外進口。另外清代臺灣雖不產布,卻有產有染整所需的藍靛,出口藍靛成為臺灣外銷中國的特產之一,也自中國輸入白布在臺染色後回銷,形成「中織臺染」的分工體系。大稻埕地區依淡水河因具有水陸交通之便,而成為臺灣北部重要商業地帶與貨物集散中心,與發展較早的艋舺地區相互輝映。
日治時期臺灣與中國的密切連結被日本所取代,布料來源也以日本輸入為主。此時期大稻埕地區的水運地位逐漸被基隆港所取代,但其貨物集散功能仍未見削減,依舊是臺灣北部重要的商業地區。迪化街「布街」之名也自日治時期出現而名聞遐邇,永樂市場至今仍是臺灣重要的布料批發中心。許多由大稻埕布行出身的學徒,在戰後成為縱橫臺灣紡織業的重要業者,為臺灣紡織業的發展注入動力。
隨著1950年韓戰爆發美援物資湧入,門檻較低,既能滿足內需又能拓展外銷的紡織業便成為政府積極推廣發展的產業。臺灣紡織業在過去日人留下的設備,以及部分紡織業者在從中國攜來的原料、機具的基礎上,蓄勢待發。大稻埕迪化街地區因其商業功能與布業淵源,成為紡織業群聚中心,至今仍是許多批發布商與紡織企業的大本營。
彰化和美地區也因日治時期紡織生產經驗,在戰後成為重要紡織生產聚落。隨著臺灣紡織業逐漸步上軌道,成為外銷創匯的重要產業,紡織品項也出現專業分工,同樣也形成各專業聚落。如:雲林虎尾以毛巾生產為主、彰化社頭則以織襪工業而聞名。艋舺與五分埔搭上成衣業的順風車,成為晚近服飾批發的重要核心地區。
再回到1920年代的迪化街,中西合璧的牌樓坐落於狹窄的街道,南北什貨的叫賣聲,中藥材的芳香,以及森羅萬象的布匹,畫家郭雪湖即是以此為基調,再加上想像繪出鎮街之作「南街殷賑」(1930)。百年後迪化街的今日也是以此榮景為再生的遙想。
狹義的地理位置來說,迪化街指的是過去以南北雜貨、中藥材與布疋批發而聞名的這一路段。就廣義而言,迪化街又可泛稱為「大稻埕」地區,以迪化街為發展核心向外擴展,範圍東起重慶北路,西至淡水河畔,南從忠孝西路,北至民權西路。
就在這個1點多平方公里的區域,主宰了臺灣早期的商業與經濟,甚至金融活動最繁榮的地帶,更培養出許多引領臺灣紡織業發展的先行者,如:台南幫侯雨利、吳修齊,新光吳火獅,中和葉山母等。全臺各地紡織業者多設址於此,或是成立北部辦事處,使迪化街成為金流、商流與物流融會交織的紡織業大本營,亦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金融體系,極為低調地影響了臺灣經濟,因此我們稱之為「迪化街布市傳奇」。之後迪化街也因其街道狹窄,隨著台北中心逐漸東移至信義區,成為每年過年前採購年貨才去的地方。
近年「文創產業」興起,世代文化的周奕成,以及希嘉文化的顏瑋志等人透過眾藝埕、民藝埕與小藝埕、團圓等結合文創、餐飲與傳統產業的店家在迪化街出現。政府亦規劃了永樂布業商場、臺北布事館、鈕釦街等,結合當地歷史與產業聯結的主題區域與街區,積極投入「老街再造」。迪化街與布業、紡織業深厚的歷史淵源,是其最大的文化資產。在新興產業與迪化街的布業和紡織業古今交融,能琢磨出迪化街的另一種什麼樣貌?才能呼應過去淡水河畔,充滿茶香、藥香與綾羅綢布的「百年迪化風華」。
政大企業史團隊在《紡古織今》一書中,從紡織業全球發展的脈絡和特質、政府的政策及廠商的因應與佈局,觀照台灣紡織業發展的歷程,從貿工技到設計通路的努力;從自然纖維、人造纖維一直到最近的機能性布料的機緣,各自展開了一段佳績,並對技術與人才培育的學研推廣單位整個生態做了整理。希望這些努力可以還原一個產業發展的縱深及其鑲嵌的脈絡(訪古知今),給沒有經歷、參與過的朋友一些參考。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