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台灣總督府與台灣銀行總行

台灣總督府被視為日本殖民的威權象徵,但其實...(圖/wikimedia commons)
台灣總督府被視為日本殖民的威權象徵,但其實...(圖/wikimedia commons)
日本治台50年,在台灣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建築,都記錄了這塊土地的歷史。日本人怎麼看這些建築呢?人氣小說家萬城目學與門井慶喜來到的第一站,是台灣總督府與台灣銀行總行!

台灣總督府廳舍

萬城目 此次因為《我們的近代建築豪華之旅》即將在台灣出版,所以應當地出版社的邀請來到了台灣。兩年前這本書出版時,我們曾開玩笑說:「如果哪天去了國外,就是《我們的近代建築海外版》了。」
門井  從大阪開始的企劃,竟然跨海來到了國外,真是感慨萬千。
萬城目 與之前的做法一樣,要選出都市裡足以成為紅磚建築代表的建物,所以首先選出了台灣總督府廳舍。
門井  這棟總督府相當於東京的東京車站、大阪的中央公會堂。建物前面有條寬敞的大馬路,後面什麼都沒有,周遭十分空曠,所以建物看起來比我想像中小。
萬城目 裡面可以參觀,還有日文流利的老先生為我們解說,氣氛十分祥和,但其實這裡仍是台灣總統辦公的地方,有拿著槍的士兵守衛。與日本的紅磚建築不同之處,就是這裡仍是活生生的政治場所。
門井  剛開始,我先簡單地補充說明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台灣總督府是1919年完工,原案是出自長野宇平治,設計是森山松之助,兩位都是日本人。為什麼由日本人來建造台灣的建物呢?因為當時台灣屬於日本。
1894年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獲勝,翌年,清國割讓土地,日本因此接收了台灣。從此開始了日本的殖民統治,也可以說開始了台灣的近代史。之後,日本人的官員陸續來到台灣,蓋了銀行、蓋了車站。這次的主題是走訪台灣的近代建築,所以勢必會成為走訪日據時代的建築。
根據這樣的歷史,選擇了總督府。這裡就像大總統的官邸,是為總督亦即來自日本的最高層殖民統治者準備的地方。但看起來不太勻稱,以設計來說,中央的塔太高了。
萬城目 我覺得很可愛啊(笑)。不過,的確比其他地方高出許多。通常左右兩邊會有半圓形屋頂……啊,如果是長野宇平治的原案,塔就矮多了。
門井  就是啊。為什麼會變這麼高呢?根據一般說法,是因為終究是殖民地,所以日本人想展現日本的威嚴。但我疑惑的是,建物完成於1919年,日本的統治已經進入了安定期,有必要在接收20多年後遊刃有餘的時期,做到那樣嗎?我非常懷疑。
president01.jpg
塔的方向是朝東(日本皇居)。
萬城目 喔、喔。
門井  所以,我想應該是設計上的混亂。在東京的比賽雀屏中選的人是長野宇平治,後來卻發生很多爭執,設計一直無法定案,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完成了總督府。可能是設計階段的紛紛擾擾反映在設計上,就跟東京的國會議事堂一樣。
萬城目 啊,對喔!國會議事堂。
門井  國會議事堂是辰野金吾第一個叫說:「我要做!」但沒多久就去世了,接著是矢橋賢吉出來,但他也去世了,在很多建築師經手過後,成為種種樣式混雜的設計。總督府可能也是同樣的狀況。反言之,東京的建築師們就是這麼想設計台灣的總督府。與國會議事堂一樣,每位建築師都認為接這個案子很光榮,是男人一輩子的工作。這個現象顯示,對日本的知識分子而言,殖民地是嶄露頭角的舞台。那些紛紛擾擾反而證明了台灣的重要性。
萬城目 你看,磚瓦的顏色很紅呢。以天空的藍為背景時, 映照得美極了,完全不輸給台灣的烈日。與日本的磚瓦建築大不相同的地方,是所謂的殖民地樣式。從正面看,窗戶沒有開在最外側的牆面上,而是往內縮,外廊也打通做成了陽台模樣。
門井  真的呢。我想應該是可以使通風良好,還有遮蔽陽光、形成蔭涼處的用意吧?不過,紅磚與陽台的搭配很有趣呢。
萬城目 是啊,更有趣的是,我真的跟門井兄來到台灣,暢所欲言地談論起他人的建築。
註:「 台灣總督府廳舍 」,長野宇平治原案、森山松之助設計/1919年/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2號。

台灣銀行總行

萬城目 聳立在總督府旁邊的是台灣銀行總行,這是門井兄的推薦。
門井  一來是因為在國內看了那麼多間銀行,所以也想看看台灣的銀行。二來是因為這間台灣銀行負責的是國內不可能有,只有殖民地才有的業務,所以我選擇了這樣的趣味性。
話題再拉回到台日歷史。甲午戰爭後,發生了所謂的「三國干預」事件。日本雖取得了遼東半島與台灣,但俄國、德國、法國聯手干預,要日本把遼東半島還給清國。當時的日本人非常不甘心,但反言之,沒有被迫交出台灣,表示歐洲認為誰來統治台灣都沒關係。
president03.JPG
台灣銀行總行比前日本銀行京都分行大一倍(圖/wikimedia commons)
註:「台灣銀行總行 」,西村好時/1938年/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0號。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