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好大喜功: 「大故宮計畫」



民團指出,根據環評書的總開發樓地板面積比率,新設置的展場空間只有6600坪,佔總面積不到15%,但故宮文創行銷、創意基地有6700坪,約佔15%,賣場面積竟超越展場面積,可見本計畫是為了「圖利」,沒有開發的必要。當地自救會成員周輝益更痛批,大故宮計畫宛如現今的大巨蛋,「大巨蛋的賣場是蛋的兩倍大啊」。...環評委員、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我們這邊審的案都是很清楚要蓋甚麼,你這個是好像要蓋這樣,這樣不太好,怪怪的,大巨蛋也是圖出來,才有後面的。」環保局說明,規劃的量體不改變,只有在造型上微調。環評委員屠世亮則整理說明,如今量體跟空間確定,但要在哪裡,挖多深都尚未確定。
大故宮計畫17日邀請台北市環評委員舉辦審查前會勘,與會的民間團體與自…
STORM.MG

2014.6 我們的島

上週六才發生花蓮的著名景點慕谷慕魚,因為過多的觀光客進入,造成環境污染,當地部落居民鳴槍封路的事件,引發一連串觀光與環境衝突的議題討論。
就在昨天,環保署則是舉辦大故宮擴建範疇界定的環評會議,主要是因為台北市故宮每天平均有一萬兩千人次的參訪,現有的空間已不足因應,所以故宮決定要來擴建,但當地居民認為對環境衝擊太大,加以反對。
當觀光與環境兩者發生衝突時,該如何是好呢?
島過去的報導:
http://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5%A4%A7%E6%95%85%E5%AE%AE%E7%9A%84%E6%8C%91%E6%88%B0#sthash.f2dHm3LF.hSkkruMP.dpbs

大故宮的挑戰
09/10/2012 - 15:57

預計將以300億資金擴建展場的大故宮計畫,挑起退休員工與學者的質疑,擔憂它將改變的不只有故宮,週邊環境也將起變化,究竟故宮的擴張,只是院內事,還是將連帶影響,台北外雙溪的未來?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陳忠峰

隨著開放陸客旅遊,典藏文化珍寶的故宮,遊客量激增,2011年,已經有將近385萬人前來參訪。同年,在英國Art newspaper的全球十大受歡迎博物館排行榜中,故宮名列第七,大受歡迎,難免影響參觀品質。許多參觀遊客表示,真的非常擠,已經比菜市場還要熱鬧。

目前故宮以延長開放時間來疏解人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大故宮擴建計畫,希望打造更舒適的觀賞空間。2011年10月6日的記者會上,馬總統宣布將大故宮計畫,列入建國百年的政策願景。2012年4月30日,行政院經建會通過「大故宮整體發展可行性計畫」,將投入300億經費,除了建構新館,原本故宮斜對面的停車場,也將打造成文創園區,希望將每年的參觀人數,提升到700萬人,預期商機1500億元。同時故宮南院也在2010年10月動工,總預算將近80億,預定於2015年開館,定位為亞洲藝術中心。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明珠表示,現在才開始要做總顧問標,原則上希望展場增加兩倍。

然而大故宮計畫,並不是所有人都樂觀其成,在照相室服務40年的林豐松先生,就因為地質安全的理由,反對擴建計畫。他曾經在執勤時親身經歷土石流,當年巨大崩落帶走他的三位同事,「64年6月,端午節前夕,後山發生大山崩,一顆一萬多台斤的石頭,壓垮了兩棟科技室。」

周 邊前後發生過四次土石流,故宮背後的靠山高度雖然只有一百公尺,然而它是火山碎屑堆積層,有坍方疑慮。屬於地質敏感區。當年土石流發生在正館後方,所壓垮 的照相室距離正館只有數十公尺,而大故宮計畫雖然在前面廣場,面對的卻是相同的地質風險。前故宮員工林豐松說,「故宮是山劈成一半,才作成現在的平台,不 是外雙溪本身就有這個平台,土質跟上面一樣,容易有土石流。」

對此,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明珠表示,「有委託台大的機構探測後山,檢測結果顯示,除非降雨量超過2000厘米,而且集中下在同一個地點,才可能有問題。」

然而大故宮基地臨近外雙溪,往地下開挖,還存在另一個風險。前故宮科技室主任張世賢說,「外雙溪河谷地帶,河川行水區的地下水位很高,不可以向地下發展,將來大雨一來,地下室都會淹。」

除了地質疑慮,擴建的必要性也引來質疑。張世賢表示,「故宮有南院的規劃,應該好好利用,不需要在這邊大肆擴張。」

故宮副院長馮明珠則回應,「南院主要呈現亞洲的藝術風貌,這裡展現的是華夏文化,清宮裡面的收藏,兩者方向不同。」

目前故宮的館藏文物有69萬多件,但退休員工認為,並不是每一件都適合展出,現有空間其實已經足夠。前登錄組組長余城表示,館藏文物適合展出的不多, 只有12萬件左右。

從 小在外雙溪長大的輔大心理系主任夏林清教授則擔心,大故宮計畫看似點狀開發,其實有帶狀影響力,它將引來更多商業元素,帶動土地炒作,地區的氛圍將隨著改 變。她說,「周邊土地的巨利,其實是大故宮計畫真實的利害關係,這種土地利益會製造假公共空間,把台灣最後屬於大家共有的公共空間和自然綠地拿走。假文創 區之名實施土地炒作之實,這一動,整個山坡地會威脅到大台北的安全。」

因 為到東吳大學任教而住在這裡的黃顯忠教授,也同樣擔憂,他經常利用課餘時間踏查外雙溪一帶,從多位在地農民的口中得知,確實已經有財團前來買地。他說, 「對大眾而言,就像是圈地,把景觀圍起來,就像台東美麗灣,美麗的景觀就被某些人獨享。台北市幾百萬人口,能夠享有的潔淨溪流沒有幾條,外雙溪是非常難得 的地方。」


世代都住在外雙溪的臨溪里里長郭肇富,擔心的是交通與居民生活品質受影響,如果觀光客倍增,隨著人潮而來的車潮、空氣污染、噪音問題,目前並沒有提出應對策略。

當故宮期待藉由硬體躍升,容納更多遊客,這樣的改變是不是外雙溪能夠承受?1965年 正式啟用的故宮,四十多年來,帶著無數遊客經歷歷史奇航,未來,能否安全護送國寶穿越無限時間,現在正是關鍵時刻,在大故宮正式動工前,能否重新檢視立地 條件,並且將外雙溪的整體環境承載力納入考量,選擇既安全又能符合博物館發展需求的方針,是這座明星博物館當前的大挑戰。



台北市
士林區
土地開發
故宮, 觀光, 博物館, 擴建, 土石流, 地質, 外雙溪, 開發, 文創園區, 夏林清

672 - See more at: http://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5%A4%A7%E6%95%85%E5%AE%AE%E7%9A%84%E6%8C%91%E6%88%B0#sthash.f2dHm3LF.hSkkruMP.dpuf




 



2012.10.1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甫上任,昨日首度赴立法院報告故宮業務。面對立委砲轟「大故宮計畫」浪費公帑以及工程安全性的質疑,馮明珠表示,礙於政府財政拮据,「大故宮計畫」將縮減開發內容,將評估分階段進行。





 馮明珠解釋,目前故宮展覽陳列面積2000多坪,原本希望新館量體能夠擴大5倍,目前計畫僅擴建6000至8000坪,如此一來量體自然會縮減。原本大故宮計畫經費初估新台幣320億元,如今縮減至150億至200億元,但馮明珠強調這並非「終極版」只是毛估,需等遴選出總顧問進行整體評估,最後經費數目才會確定。







副院長馮明珠 否認扶正傳聞

〔記 者顏若瑾、凌美雪/台北報導〕前故宮院長周功鑫在七月底請辭,由故宮副院長周筑昆代理院長職務。據了解,馬英九總統近日曾與另一位故宮副院長馮明珠會面, 詢問院長人選一事,使馮出線升任故宮院長機率大增。但馮明珠昨否認,強調近期完全沒有私下與馬總統見面,更未曾討論過院長人選。

故宮內部盛傳,馮明珠已是「尚未公布的準院長」,且政院最快在月底公布這項人事命令,但馮明珠昨否認人事傳聞。另據了解,故宮院長一職,政院方面還在考量最後人選,八月底定案可能性不高。

政院還在考量 月底恐難定案

據故宮內部研判,若政院有意在周筑昆與馮明珠擇一接任故宮院長,相對於工程背景出身的周筑昆,歷史文化出身的馮明珠較為有利。

前故宮院長周功鑫上月底請辭後,院長一職便由周筑昆代理。隨著周功鑫去職,去年由周功鑫提出的「大故宮計畫」,因財源不足等窘況,面臨隨時可能「喊卡」的危機。

據了解,當初因大故宮計畫而被延攬為故宮副院長的周筑昆,上週與馮明珠進總統府向馬英九報告大故宮計畫進展,且傳出馮當天還藉機向馬「毛遂自薦」。但馮明珠昨強調,「大故宮計畫」是另一位副院長的業務,她未曾為此案向馬總統報告過。







*****http://www.npm.gov.tw/zh-tw/administration/GNPM.html

開發商提的計畫?
大故宮計畫



壹、緣起

一、依據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典藏華夏文物馳名於世,其收藏主要來自清宮舊藏,集千年王室菁華,藏品含括器物、書畫、圖書文獻等69萬3仟餘件,洵屬世界特有的文化資 產。利基於豐碩的文物典藏,本院多年來精心策劃各項常設展及特展,已成功吸引眾多國、內外觀眾慕名而來,歷年參觀人次屢創新高,100年更已高達384萬 餘人次前來體驗故宮無價瑰寶,成果斐然。

為整體發揮博物館功能,提供觀眾更佳的服務品質,本院以「形塑典藏新活力,創造故宮新價值」為願景,除戮力提升典藏、保存、研究、展覽、教育及娛樂等現代 化博物館功能外,同時也藉著組織再造和人力調整,將本院重新導入專業經營,冀達國際博物館之水準。惟囿於本院現有館量規模,除突顯出可展覽之文物數量與展 覽空間比例失衡外,未來也將難以紓解日益增多的觀眾人潮,而有降低參觀品質之虞,且本院周邊區域交通及停車空間窘迫,影響入出院動線,為全面改善現有不利 狀況,極需進行整體性規劃與整建,積極推動「大故宮計畫」,刻不容緩。

本院指導委員會第3屆第2次會議建議:「大故宮計畫是一個大方向,而且應該將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計畫容納進去,併案評估,建議故宮集中人力、財力與精力妥善 規劃。」另,本院99年元旦向 馬總統進行業務簡報,並就大故宮計畫內容進一步說明,經 馬總統指示:「大故計畫以容納日益增加之參觀人潮、擴大展廳面積、大幅改善現有參觀環境為目標,若可順利推動,將有效紓解擁擠現象,並提升參觀品質,請周 院長及故宮同仁依程序辦理相關之必要性與可行性評估作業,並邀請各方專家參與,就專業、安全、法令等面向進行研議」。奉此,本院於99年3月24日通過 「大故宮計畫」籌建會成立要點,並於100年3月23日將「大故宮計畫可行性評估暨先期規劃委託技術服務案」決標予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積極推動各項籌建 工作,除系統性增加原故宮院區展廳面積及公共空間外,並將整合院區對面原衛勤學校用地處,設置文化創意產業相關主題空間,整合為「大故宮計畫」。


二、定位

(一)擴大故宮展館規模

(二)打造世界級文化觀光景點

(三)吸引全球觀光客來臺


三、目標

101年3月23日BBC News於網路報導英國Art Newspaper對全世界十大最受歡迎博物館之排比,該評比除顯示博物館之所屬國家及遊客數外,並顯示該國國旗,國立故宮博物院為該排比之第7名(亞洲 第1名);另,本院100年所推出之「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名列全球人氣最高展覽之第3名,這是臺灣的殊榮,也是激勵故宮邁向世界級第一博 物館的動力。故宮要和世界頂級的博物館競爭,勢必要在軟、硬體各方面不斷提升,超越國際現有知名博物館如: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 等,此正是本院提出「大故宮計畫」,邁向世界第一之願景。




貳、大故宮計畫內容

博物館現代化是時代趨勢,博物館除典藏、維護、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外並朝向多元發展,也迫切需要教育推廣、古物維護、美術設計、文化創意、環境監控、安 全管理、企業經營以及法制專業人才等。故宮近年戮力提升軟、硬體建設,以豐厚的典藏、紮實的研究為基礎,兼顧在地化與文化傳承的使命,積極拓展故宮的社會 責任與形象,其中包括進行文物維護徵集及大清點工作、推動國際及兩岸交流以拓展觀光發展、辦理文創產業研習營及相關系列活動、培養多層次之文物喜愛者和年 輕參與者、改善展廳環境和提升展場空間效能,均已見成果。惟為因應日益增多人潮,為求提供觀眾國際級博物館之適舒參觀空間,並引領文創產業發展,本院提出 「大故宮計畫」作為與世界各大博物館競爭之具體策略。

國際間大型博物館的改建工程型態,常以整體性空間的再規劃模式進行,以符全面性改善與塑造符合趨勢下所需之博物館空間型態。「大故宮計畫」內容涵蓋故宮舊 有院區擴建及「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新建,為國家博物館重大政策,主體工程包括文創園區、故宮新館及地下連通道新建;附屬工程包括行政大樓、典藏大樓及正館 整修。「大故宮計畫」非僅單一擴建及新建主體建築,而是以故宮為中心,鏈結文化觀光景點,擴及臺北士林區之全盤計畫,計畫完成後,將大幅提升臺北巿之觀光 產值。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以故宮為中心,推行城巿行銷,積極創造觀光產值

「大故宮計畫」非僅消極建設故宮院區硬體設施,而是積極通盤規劃故宮鄰近觀光景點,將臺北巿士林區之士林夜巿、士林官邸、東吳大學、中影文化城、大直商 圈、陽明山等連成觀光區域,全面規劃區域交通便捷性,帶動整體周邊觀光發展,且合理定訂票價及採取對弱勢的補助措施,以增加觀光產值,並創造相關產業之就 業機會,具體落實觀光政策。


二、 系統性擴增展示空間面積,全面提升參觀品質

(一)故宮所藏的無價瑰寶馳名國際,與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及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並稱於世,為國內、外遊客參觀的必經景點,尤其自政府大力推展觀光政 策與文化行銷後,更將吸引高人次的參訪人潮。本計畫之推動即以擴大正館展廳面積5倍為目標,全面性重整公共空間與動線系統,創造具有國際規格的博物館形象 大廳,提供參訪觀眾舒適的環境空間脈絡,並在軟、硬體提升後有效發揮博物館各項功能,永續推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二)正館擴建工程之擬定空間擴增項目,係以典藏、研究、展覽、保存、教育及行政空間等之擴建為主,包括:展示空間、典藏庫房、學術研究空間、登錄保存空間、教育展資空間、服務空間、安全管理空間、文創行銷空間、文物供應中心、檔案室、停車空間等。


三、前瞻性建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重鎮,積極培訓臺灣文化創意產業人才

(一)在文化創意引領知識經濟的潮流中,故宮以豐厚的文化資產及國際知名度為利基,除賡續辦理「文創產業發展研習營」培育文創人才,並於「大故宮計畫中」 整合故宮院區對面原衛勤學校用地處,設置文化創意產業相關主題空間,作為故宮文創園區基地,期將故宮文物所蘊含的數千年藝術、文化等元素,結合當代設計、 技術與思想意涵,轉化為「文化產意創業」的活水源頭。

(二)文化創意產業本身是跨領域的,包含: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創意產業、文化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等七個領域,而當代博物因具備典藏、研究、展 覽、教育、保存及娛樂的功能,使博物館能鏈結上述七個領域,提供必備的文化資本養分,積極在文創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的推動角色。博物館從上游的藏品研究和 保存維護至中游的策展和行銷策略制定,到下游的教育推廣、產品銷售等運作,形成完整的文化產業服務機制,但更重要的,博物館提供的是一個繆思的場所和創意 的活水源頭,引出文物所承載的悠久文化,並有效將文化要素與現有產業界結合,激發出創意與產值。故宮期以豐碩的華夏文物及國際知名為利基,吸引及培訓國內 外設計人才及潛力企業,共同聚集成文化創意產業聚落,創造出結合文創發展中心、博物館、休閒服務、文創精品巿集群聚的園區風貌,進而帶動產業、生活、經濟 及文化共榮共進的新契機。

(三)文創園區主要設施含文創發展中心、漢字博物館、多功能演藝中心、停車空間、銷售據點(文創精品市集、餐飲設施)等。本院並已請專家學者針對園區地位、基地特性、主要構想與引入活動、空間形式、建築設計準則等進行初步規劃。


四、打造故宮為現代建築的模範及臺灣國際級新地標

「大故宮計畫」將審慎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未來主體建築將採智慧綠建築設計,除引進世界最新低碳、無毒、環境效率的工法,運用最新的科技、技術方法、數位典 藏、3D虛擬、多媒體等概念,也將透過網路開放民眾討論及提供意見,設計出符合全民期望的建築風格,使故宮不僅以文化藝術吸引國際視線,更以建築環境成為 國際新視覺焦點,成為新一代國際級地標。




五、整體營造故宮周邊地貌景觀

配合「大故宮計畫」的執行,故宮周邊地貌將獲得轉換,道路及交通也將獲得改善。

(一)活化溪水,引水造景

故宮座落於猴峒溪與外雙溪交流之處,文創園區恰可善用此絕佳臨水地景,引水造渠,並配合故宮既有建築形式,融入傳統閩南老街之佈局及語彙,打造園林親水之意象,使文創園區有如中國山水畫的近景、外雙溪為中景、對岸山巒為遠景的視覺美感效果。

(二)塑造原住民主題公園新意象

故宮有豐富原住民典藏文書圖像,然目前原住民主題公園對原住民族文化較無法彰顯,以致參訪的遊客不多,如能利用故宮典藏的原住民族元素,重新規劃塑造原住 民族的文化藝術與特色,不但配合參訪大故宮的機會而行銷臺灣多族群的文化特色,也可結合對面的原住民博物館,擴展對原住民族的視野。

(三)道路整建

為配合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外雙溪地區的文化特性,除進行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外,並將至善路規劃為瑰寶大道,目前已經在施作人行道改善工程。

(四)交通改善

為避免大故宮興建及營運期間對至善路的交通衝擊,可利用上述原住民主題公園重新規劃時,將地下空間充分利用,規劃成地下大客車停車場,,初步規劃可停約 166部大客車,如停車管理全交由原住民自行管理,更提供原住民的就業機會。該公園作為地下停車場即可大幅減少民眾參觀故宮時之停車問題。














參、效益

一、可量化之經濟效益

(一)財務效益增加

直接效益主要為財務收入效益(即原公務預算收入納入未來建設基金收入之效益),主要包含門票收入、禮品及餐飲服務委外收入、場地租借收入及文創相關授權收入,預估計畫評估期間可增加之直接效益共約173億元。

(二)參觀人數增加

100年參觀人次為384萬人次;105年文創園區啟用後,預估參觀人次每年可達440萬人次;113年故宮新館啟用,預估參觀人次每年可達500萬人 次;考量展示空間規模及總量控管機制,至130年預估參觀次每年可達700萬人次。預估計畫評估期間可增加之參觀人次共約3,871萬人次。

(三)提昇產業經濟效益

隨著故宮園區的擴大,預計會吸引眾多外來參觀者。當遊客增加時,若結合外雙溪與陽明山風景區,可發展觀光資源,活絡地方經濟,其它與觀光相關之餐飲、住 宿、購物等產業,亦會同時被帶動,促進整體產業之發展。保守預估因本案增加之國外旅客每人每日的消費支出,僅將其每日消費之1/2歸屬於為因本案所衍生之 經濟產值效益,預估計畫評估期間文創產業產值可增加81.4億元,觀光產業產值可增加1,130億元,總計所增加之產業經濟效益約1,211億元。

(四)就業效益

參考「薪資與生產力統計」評估興建期間12年內政府公共建設直接產業效益約320億元,興建期間創造約每年6,437個就業機會。營運期間可提供約3,000個就業機會。

(五)增加政府稅收

假設隨著故宮參觀人次的提升,故宮文物及餐飲營業收入將隨之增加,可提升依其營業收入5%計收之營業稅,預估在計畫評估期間將增加約30億元的政府稅收,營運期間約0.9億/年。

(六)土地增值效益

大故宮計畫完工後對鄰近地區之可及性提升所導致之土地增值亦是可以預期的,影響範圍以故宮周圍500公尺共約32公頃土地(不含保護區)計算,估算土地增值效益增加約96億元,以此推算評估之營運期間(18年),每年平均效益為5.33億元。


二、不可量化之經濟效益

(一)擴大文物展覽空間,增加國際能見度

限於目前展館之面積,無法提供觀眾多元化服務,透過本案之執行,可增加文物展示空間,並拓展文化創意園區,結合博物館展覽、大眾休閒與遊憩於一體,吸引國內外遊客,增加我國於國際上之知名度與能見度,於文化外交上亦具重要功能與意義。

(二)發揚國家重視文創精神,強化國家文化形象

文化創意園區計畫的進行,將數千年來的藝術文化,轉化為文創產業亟須之創意源頭,為產業內容挹注文化內涵。文化與創意的結合將會激發出產業創新思考的無限 可能。故宮展現出跨越博物館功能,積極參與產業發展的面向,期盼最終的效益是能夠發揚國家重視文化與創意的精神,強化國家「文化治國」之優良形象。臺北市 郝龍斌巿長於第一屆世界設計大會(IDA) 「臺北之夜」中籲請大家支持臺北市申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郝市長也指出,五千年中華文化保存在國立故宮博物院,而故宮所在地的臺北市,有著臺灣本地文 化、西方文化、傳統中華文化每天在對話、衝撞成就了臺北市,這個全世界最有活力、也最重要的華人城市。它的兼容並蓄,它的不斷吸收,正是培養設計菁英重因 素與養分;因而造就了臺北市是設計人才比要例極高的國際城市。藉由這股設計菁英的養成,臺北影響著全世界,稱臺北市是未來全球華人最重要的文創中心並不為 過。為將臺北市推向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可藉由故宮所典藏的珍貴華夏文物及創意商品來發展觀光及推廣文化,並為臺北市帶來實質的財務效益。

(三)推廣藝術教育與提昇國民人文素養

擴大故宮院區規模,可藉此規劃辦理推廣教育課程之空間,擴大課程之參與人數,提昇社會對藝術教育之參與及重視。增加各類展演活動空間,提供藝術表演場所,將有助於增強國民人文素養,創造社會優質文化。

(四)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培育文創產業人才

文化創意之表達,可植基於故宮豐富之文化資產上,建立文化創意園區使文化界及產業界人士進行交流,吸收文物之精華,發揮創意及產製文化創意產品之動能,可 促進產業發展,體現文化與產業結合之境界。透過豐富多元的展覽詮釋,以及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學習課程,能使參觀者擁有終身學習之機會,無形中提升自身的文化 鑑賞力與美感。藝術展演場地的增加,可引介國內優質表演藝術團隊至館內演出,使觀眾能夠涉獵更廣泛的藝術領域。文化創意園區之建立,則可計畫性的教授文創 相關課程,培育文創人才,更能使鄰近居民體會文化創意產業下的創新體驗、服務與產品,享受「生活文化化,文化生活化」的氛圍。

(五)結合城市行銷,促進觀光產業發展

故宮之整體園區規模擴大,結合外雙溪、陽明山風景區之資源,增加此一地區遊客數量,可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同時增加臺灣於國際上之知名度與能見度,吸引國際 旅客前來觀光,對於航空、交通運輸、旅館、餐飲、禮品等行業之發展,均有帶動功能,並可藉此機會宣傳我國其他城市觀光景點,促進整體觀光產業發展。







肆、目前進度

一、目前「大故宮計畫可行性評估暨先期規劃委託技術服務案」已完成工作內容計有:

(一)院區及文創園區調查環境監測調查。

(二)辦理交通影響評估,完成旅次產生吸引特性問卷調查。

(三)本院相關使用空間需求。

(四)都市計畫主要計畫通盤檢討土地使用強度分析。

(五)基本經濟效益評估。

(六)工程經費及期程初步分析。

(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01年4月30日原則同意本計畫可行性評估。

(八)行政院101年6月11日正式核定本計畫可行性評估。




二、後續工作重點:

(一)總顧問服務廠商之遴選及簽約(預計101年9月底)。

(二)「新館擴建國際徵圖及建築團隊」遴選作業(預計102年底)及簽約(預計103年初)。

(三)「文創園區建築團隊」(預計102年底)及簽約(預計103年初)。

(四)辦理細部設計文件審查作業等。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